在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發展史中,民國時期是一個古今中外交匯、百家爭鳴、新舊思想碰撞的時期。新聞出版業的飛速發展使得民國報刊的出版發行達到了空前的規模,給后人留下了豐富珍貴的文獻資料,連環畫就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民國時期作為中國傳統連環畫向現代連環畫嬗變的重要時期,開創并首次使用了“連環圖畫”的名稱及其樣式。民國時期出版印制了大量題材廣泛、內容豐富、膾炙人口,深受當時民眾喜聞樂見的作品,為我國連環畫事業的發展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成為我國連環畫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階段。民國時期的連環畫作品在連環畫發展史及中華傳統文化發展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與價值,她作為一個獨立的畫種,不再依附于戲曲、小說作陪襯的角色,繪畫藝術也有了大幅度提高,出版數量也遠遠高于各類報刊。
民國連環畫的創作形式十分豐富,不僅有早期的毛筆白描、素描、水墨、木刻等,更有年畫、彩繪、電影、漫畫等藝術形式,反映了當時社會民眾的需求,顯示出當時的繪畫創作者勇于進取的創新開拓精神。民國連環畫的特點體現為: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名家薈萃、作品眾多;讀者廣泛、盛況空前;出版興旺、質量不一。連環畫中跌宕起伏、有血有肉、精彩紛呈的故事與圖像、文字巧妙地結合起來,不僅讓廣大讀者領略和感受到中國的傳統藝術,更潛移默化地對廣大讀者進行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和教育。但是,民國連環畫的保存現狀卻不容樂觀。所以,保護與傳承民國連環畫的工作已經刻不容緩。此外,民國連環畫也是民國時期珍貴文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民國連環畫的數字化加工與出版也體現了對民國文獻保護的加強。
民國時期涌現出眾多優秀的連環畫藝術家,他們的出現與創作在中國繪畫藝術歷史上大放異彩。如“四大名旦”趙宏本(代表作《野豬林》)、沈曼云(代表作《八個黑面孔》)、錢笑呆(代表作《清宮秘史》)、陳光鎰(代表作《獅兒》),“四小名旦”趙三島(代表作《一發千鈞》)、筆如花(原名盛煥文,代表作《寒江雪》)、徐宏達(代表作《天燈》)、顏梅華(代表作《群英復國記》)等等,都是中國繪畫藝術界的大家,作品享譽海內外。
為了保護與傳承中華連環畫傳統經典文化,加強民國時期文獻保護,鞏固中華數字連環畫總庫建設,倡導精品閱讀,神州共享(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攜手國家圖書館共同建設《民國連環畫數字閱覽室》數據庫。據不完全統計,民國連環畫出版并保存至今的共約13000冊,其中國家圖書館館藏約8000冊,國家圖書館是最大的民國連環畫典藏機構。此次合作,我們從題材、繪畫、名家、品相等幾個角度出發,對國家圖書館館藏民國連環畫書目進行遴選,并經過專業的數字化加工與平臺研發,讓具有極高藝術價值的民國連環畫經典作品重現在廣大讀者面前。日前,神州共享已與國家圖書館確立項目建設方案并簽訂合作協議,同時,國家圖書館授權神州共享出版并發行《民國連環畫數字閱覽室》資源,這意味著稀珍的經典古籍將會以嶄新的面貌重新回到大眾視野。
打造中華連環畫第一網一直以來是神州共享人的宗旨與奮斗目標,數字連環畫項目在建設之初命名為“中華連環畫”,而非“中國連環畫”,就是考慮我們不僅要進行新中國連環畫的數字出版,還要回溯民國時期的連環畫,以及海外華人社區的連環畫作品的數字出版,民國連環畫板塊的確立使“中華連環畫第一網”的建設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接下來,神州共享人會繼續開拓創新、不斷完善,讓中華連環畫網成為版權完整、架構科學、功能完善、內容全面、技術領先的連環畫第一網,建設成為保護與傳承連環畫藝術的中華連環畫數字總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