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的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展覽館、藝術中心、名人故居、旅游風景名勝區等每天都在舉辦著精彩紛呈、內容各異的實體實物展覽,但是這些展覽均受到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撤展后精彩的內容就封裝入庫,不能再為讀者服務。如何把這些精彩的展覽保存并24小時開放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沿著這樣一個樸素的理念, "數字展覽平臺"(www.szzlpt.com)應運而生,開創了數字展覽新紀元。作為數字出版、數字圖書館、數字博物館建設中重要的版塊,展覽數字化的實現具有使用便捷、傳播廣、讀者互動性強的特性。不論是在國際領域,還是在國內領域,展覽的數字化都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但是,多數的展覽數字化仍然停留在基礎階段,從內容方面,僅局限于"書法、繪畫、攝影"等為題材的藝術型展覽領域,從技術應用方面,僅局限于圖片型的輪播與實物型的三維展示形式。而更多的以知識型內容為核心的線下展覽不能得以數字化保存、再現與傳播。在內容為王的今天,展覽作為與文字(圖書、期刊、報紙)、圖片、音頻、視頻等相并列的一種高級的文獻記錄方式已經成為數字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等內容建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數字展覽平臺"的出現又填補了此項空白。"數字展覽平臺"以知識型展覽為內容特色,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豐富展覽內容、以年均更新200個展覽1萬幅展板的龐大的資源補充量,已經成為國內第一的知識型展覽的數字化出版與傳播平臺。
"數字展覽平臺"不同于其他平臺,展覽內容涵蓋六大類,社會軍事、人文藝術、天文地理無所不包,打破了展覽平臺內容僅限于藝術型展覽,分類單一的局限,滿足了各樣讀者的需求。
①社會·生活(Society·Livelihood)
②歷史·人物(History·Personage)
③藝術·收藏(Art·Collection)
④建筑·名勝(Architecture·Monument)
⑤自然·地理(Nature·Geography)
⑥軍事·科技(Military·Science&Technology)
"數字展覽平臺"同時結合國際與國內的最新動態,打造與本周時事對應的精品展覽,并進行重點推薦,使讀者以展覽為載體,深度了解時事。
"數字展覽平臺"內容為王的另一個重點則體現在展覽的高品質上。通過資源合作,借助海量的資源優勢為讀者奉送上知名專家學者或機構精心策劃的優秀展覽作品。策展人中不僅包括自然人,如邵大箴、阮儀三等著名的藝術大師;還包括如國家博物館、故宮博物院、中國美術館等知名策展機構,使得高品質展覽不再難求!
"數字展覽平臺"中"外文展覽"板塊的設置,不僅實現了展覽在空間、時間上的跨越,更實現了展覽在不同語種和人群中的跨越。中外文對照的展覽形式既滿足了部分讀者對外文展覽的需求,也為喜愛閱讀展覽的讀者提供了語言學習的機會。
"數字展覽平臺"作為新型的數字媒體平臺,立志在不斷地擴大國內合作覆蓋面的同時,更要引進國際上更為精彩、新鮮的展覽元素,為廣大讀者提供專業的展覽服務平臺,讓讀者同享國內外優秀的展覽;也為策展人/策展機構提供更廣闊、更先進的媒體宣傳平臺。
(產品設計部 編輯組 供稿)